-
26
2020-11
41、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当主动寻求帮助。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心理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非常必要。 心理卫生问题能够通过调节自身情绪和行为、寻求情感交流和心理援助等方法解决。采取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调适对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 ... -
12
2020-11
38、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预防药物依赖。 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可以治疗和缓解病痛。不合理地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药物依赖。药物依赖会损害健康,严重时会改变人的心境、情绪、意识和行为,引起人格改变和各种精神障碍,甚至出现急性中毒乃至死亡。因此,任何人都不要擅自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包括含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成份的复方制剂(如含有可待因、福尔可... -
05
2020-11
36、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越早越好,戒烟门诊可提供专业戒烟服务。 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可导致烟草依赖,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吸烟者肺癌、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并可延缓疾病的进展和改善预后。减少吸烟量并不能降低其发病和死亡风险。吸烟者应当积极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只要有戒烟的动机并掌握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彻底戒烟。研究... -
29
2020-10
34、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的危害。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烟草烟雾含有70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数百种有害物质,至少69种为致癌物。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均严重危害健康,即使吸入少量烟草烟雾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吸烟可导致多种癌... -
22
2020-10
32、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生食品是指制作食品的原料,如鱼、肉、蛋、禽、菜、粮等。熟食品是指能直接食用的食品,如熟肉、火腿肠、馒头、米饭等。 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过生食品的刀不能直接再切熟食品,盛放过生食品的容器不能直接再盛放熟食品,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冰箱保存食物时,也要注意生熟分开,熟食品要加盖储存。 ... -
15
2020-10
30、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盐、少糖,食用合格碘盐。 油、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膳食问题。油摄入过多会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盐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应养成清淡饮食的膳食习惯,膳食中要少油、少盐、少糖。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25~30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酱菜等调味品和食物中的含盐量),糖摄入量不超过... -
08
2020-10
28、膳食应当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 食物可以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三餐食物要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 -
01
2020-10
2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对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原卫生部... -
24
2020-09
21、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 关爱老年人,尊重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力所能及地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支持和鼓励老年人树立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和家庭价值自信。 跌倒是造成65岁及以上人群伤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老年人需要增强防跌倒意识。家居环境中尽可能减少障碍物;改善家中照明,保证照明亮度;地面要防滑,并保持干燥;在马桶旁、浴缸旁安装扶手;淋浴室地板上应放置防滑橡胶垫。老... -
17
2020-09
1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 许多疾病可以通过动物传播,如鼠疫、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包虫病、绦虫病和囊虫病、血吸虫病等。预防动物源性疾病传播,要做到:接触禽畜后要洗手;不与病畜、病禽接触;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加工、不食用未经卫生检疫合格的禽畜肉;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煮透的禽畜肉;不食用野生动物。 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并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