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功能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科室,主要负责开展各种无创或微创性的临床功能检查,以评估人体各系统的功能状态。科室现有医护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技师1人,执业医师4人,规培1人,护师2人。科室使用的医疗设备有美国X线骨密度检测仪、美国DMS动态心电图和血压、深圳德力凯TCD经颅多普勒超声、美国尼高力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等。  

       科室开展常见检查项目包括:

       1.心电图(ECG)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以辅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主要开展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和血压图(24小时监测)以及阿托品药物试验等检查,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的客观依据,同时作为医共体心电网络会诊中心,本室承担着各分院心电数据的远程会诊工作。

       2.脑电图(EEG)

       通过分析清醒-睡眠周期脑电节律、发作期异常放电模式及诱发试验反应特征,为癫痫(局灶性/全面性发作)、脑炎相关脑功能障碍、睡眠结构异常(如发作性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电生理依据。

       3.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

       通过监测颅内主要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脑血管痉挛、狭窄及供血不足等病变。该检查可实时观测脑血流速度、方向及频谱形态特征,为脑血管疾病的筛查、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客观血流动力学依据。

       4. 肺功能测(PFT)

      通过定量评估肺容积、气流速率及气体弥散功能等指标,综合分析呼吸系统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特征。该检查技术临床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及治疗反应动态监测,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客观肺功能依据。

       5.肌电图(EMG)

       运用针电极/表面电极技术,记录骨骼肌静息与收缩状态下的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等电生理信号,联合神经传导研究(NCS)可精确定位周围神经损伤性病变及神经肌肉接头病变。该检查通过量化分析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及肌肉电活动特征参数,为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损伤程度评估及康复预后判断提供客观电生理诊断依据。

       6.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DXA)

       采用高低双能X射线检测骨矿物质密度(BMD),依据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结合FRAX骨折风险评估模型,量化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风险。

       7.睡眠呼吸监测过筛试验

      通过设备记录睡眠期间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数据,评估是否存在睡眠呼吸障碍。主要用于诊断鼾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等问题,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功能科医生会根据临床医生的需求,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检查项目,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临床医生。向临床医生提供专业的建议,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总之,功能科以优越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辅助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疗效结果。

分享到:
×

用户登录